•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遵冬气之应 循保暖之道

    首页 > 健康 > 正文

    日期:2017-12-02 14:04:40    来源:大河网-大河健康报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给冬季养生框定了一个大的原则:“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并指出“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如果不能遵循冬气之应,可能会产生伏邪,到了春天会出现肢体经络病症等。因此,冬季日常做好以下“五暖”非常重要。
     
      头暖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人体手足三阳经均会聚于头。寒冬季节,头部暴露,受寒邪侵袭,血管收缩,很容易引发感冒、头痛、面瘫等,甚至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所以,寒冬外出时戴一顶保暖的帽子很有必要。
     
      背暖 背是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主干线,督脉为“阳脉之海”,足太阳膀胱经主人身之表。防止背部受风感寒,可以加穿贴身棉背心。
     
      腹暖 脾胃为后天之本,肩负食物的运化、吸收功能。腹部内藏脾、胃、大肠、小肠、肝、胆等器官,腹部又属阴,冬季不慎感受寒邪后,易出现胃痛、腹泻、消化不良等疾病,尤其是脾胃虚寒的人,除了在饮食上注意外,还可戴一个棉腹兜,里面放点甘松、山萘、花椒等,做成药兜,暖腹健体。
     
      脚暖 民谚有“百病从寒起,寒从脚下生”之说。脚是“人体第二心脏”,相对头部来说,脚属阴,血流缓慢,且皮下脂肪薄,保温性能差,脚受凉后,不仅易生冻疮,还会诱发感冒、扁桃体炎、气管炎等疾病。冬季要保持鞋袜干燥,尽量穿厚袜子,现在很多年轻女性为了追求时尚不穿袜子,露出脚踝,很不可取。
     
      食暖 冬季饮食宜温暖,忌寒凉,以不损伤脾胃为宜,多煲粥,适当进食牛羊肉等高热量、高蛋白食物,以增加能量,达到御寒目的。  
     
      做个“向日葵”
     
      冬季,有基础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的患者心绞痛发作、高血压危象明显增多,这是因为天气寒冷,人体的耗氧量骤增,心脏为维持正常的体温,需要加快心率、升高血压。老年人和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难以适应这种变化。寒冷的刺激使得人体交感神经兴奋,易引起末梢血管收缩、冠状动脉痉挛,导致不稳定斑块破裂,促发血栓形成,阻塞血管,甚至造成急性心肌梗死。
     
      事实上,心血管事件多发生在清晨和上午。此时血流速度和血液循环相对较慢,血液黏稠度升高,更容易形成血栓。因此,老年人及有基础病的患者应避免在寒冷的清晨出门运动,可在阳光好的时候晒晒太阳,做个追着太阳跑的“向日葵”,既能驱寒,亦能促进钙的吸收。
     
      本报综合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

    下一篇:冬季易感冒 熬萝卜水当茶喝
    上一篇:这有一套咳嗽食疗方 请您查收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