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饮酒也伤肾 服药须谨慎

    首页 > 健康 > 正文

    日期:2017-12-21 17:08:18    来源:光明网    
      最近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肾脏内科病房收治一位37岁男性,因双侧肾区疼痛,伴尿量减少,血肌酐增高达252.9umol/L,尿蛋白2+,以急性肾损伤收住院。患者既往无肾脏病病史,无高血压和糖尿病,出现急性肾损伤原因是什么呢?详细询问原来患者有数年大量饮酒史,平均每天5两白酒,发病前晚饮用了12瓶啤酒,酒后因腹部疼痛,服用了“芬必得”等止痛药物。经诊治患者尿量逐渐恢复,尿常规和肾功能恢复正常,虽有惊无险,但患者表示以后再不敢这么喝酒了。

      一、喝酒伤肝,饮酒也会伤肾吗?

      饮酒也会使肾脏受到伤害,严重时甚至会肾衰竭!据统计每星期喝至少7杯酒的人,出现血肌酐增高的可能性比每星期仅喝1杯或不喝酒的人高30%!血肌酐增高是肾功能损伤的强烈信号。酒精代谢及肝脏损伤使有毒物质不能排泄,直接给肾脏增加负担;长期大量饮酒使血尿酸增高,尿酸沉积阻塞肾小管,形成尿酸性肾结石,加重肾衰竭的发生;大量饮酒后易引起横纹肌溶解,肌酸激酶增高,毒素加剧肾损伤。

      二、吃药别喝酒,喝酒慎服药!

      很多药物不能酒后服用,否则会加重毒性,甚至有生命危险。

      1 抗菌药

      头孢菌素类及甲硝唑、替硝唑、呋喃唑酮等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

      2 解热镇痛药

      阿司匹林、芬必得、对乙酰氨基酚及其复方制剂如感冒通、白加黑、氨酚黄那敏等,酒后服用,肾小管损伤风险加重。解热镇痛药和乙醇损伤胃肠黏膜,服用后如果大量饮酒,甚至会引起消化道溃疡或出血。

      3 降压药和利尿药

      每天饮酒30 g以上可使舒张压和收缩压上升1.5~2.4mmHg,乙醇有一定扩张血管作用,与降压药或利尿药同服很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

      4 降糖药

      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可抑制乙醇的代谢引起双硫仑样反应。乙醇与二甲双胍等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合用可引起低血糖反应,严重者可发生低血糖昏迷。

      5 抗心绞痛药

      硝酸酯类药抗心绞痛药(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等)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和全身小血管,降低心脏的前后负荷改善心肌血供。用药期间饮酒可致全身小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心肌供血减少加重心绞痛或诱发心肌梗塞。

      6 抗过敏药

      乙醇可增强第一代抗组胺药(氯苯那敏、苯海拉明等)的中枢抑制作用,引起嗜睡、精神恍惚、昏迷。

      7 镇静催眠药

      服用镇静催眠药同时大量饮酒,可明显加重中枢神经抑制作用,因此服用地西泮、硝西泮、氯硝西泮、氟西泮、三唑仑等时禁止饮酒。

      8 抗精神病药

      吩噻嗪类药如氯丙嗪、异丙嗪等可使乙醇分解代谢延缓,酒后服用可加重不良反应,出现恶心、呕吐、头痛、颜面潮红等中毒症状,甚至低血压和中枢抑制。

      9 抗癫痫药

      服用苯妥英治疗癫痫及外周神经痛的患者,乙醇通过酶诱导作用加速药物代谢,酒后可诱发癫痫发作。

      10 麻醉药

      吗啡、可待因等与乙醇合用,中枢抑制作用加强。

      11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抗菌药、降压药、抗抑郁药、帕金森药及抗癌药中都有涉及(包括:异烟肼、优降宁、苯乙肼、左旋多巴、甲基苄肼等),可使乙醇作用增强,心、肝、脑组织内的单胺氧化酶被抑制,使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不易被破坏,增加人体对酒精的敏感性。

      药物对单胺氧化酶的抑制是不可逆的,体内单胺氧化酶要在停药二周后才可恢复正常,故不仅在服药期间不得饮酒,停药二周内也不应饮酒。

      12 维生素类药物

      长期饮酒可减少对叶酸、B族维生素的吸收;乙醇能竞争抑制维生素A转化为视黄醛,使维生素A对夜盲症的防治作用降低。长期饮酒可引起肾小管功能减退,肾产生α-羟化酶不足,维生素D合成减少,影响钙的吸收。

      本例患者大量饮用啤酒后服用止痛药出现肾脏损伤,酒后不仅要注意药物,还有注意饮食!酒精在体内代谢途径为:乙醇→乙醛→乙酸→水,咖啡、浓茶或可乐会促进酒精快速被人体吸收,导致中间产物乙酸在肾小管中沉积,加重肾脏负担,生活中要慎重饮酒,避免大量饮酒带来肾损伤!(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肾脏内科 张少岩 李月红)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

    下一篇:嘎嘣嚼钙片,一点没补上?速速收下补钙须知!
    上一篇:孩子流泪、眼屎增多 要警惕倒睫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