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李彬
一棵小小的蒲公英,既是野草,也是野菜,还是草药。它味苦、甘,无毒,归肝胃经,性寒,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之功。临床主要应用于疔疮、急性乳腺炎、腮腺炎、咽炎、扁桃体炎等。生活中,常见的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就是以蒲公英等为主要原料。
对于热性体质平时容易阴虚火旺的人,在夏季适当食用蒲公英,可解郁、清热、降火,不容易出现咽喉肿痛、疮毒等热性疾病。
【菊蒲茶】蒲公英30克(鲜品100克)、菊花15克,煎水代茶。此方可治疗目赤肿痛、口干咽痛、风热感冒等。
【甘丝双丁茶】蒲公英30克、紫花地丁30克、甘草5克、丝瓜络30克,煎水代茶。此方可治疗急性乳腺炎、急性扁桃体炎、口苦咽干、疮疡肿毒等。
【公英茅根汁】鲜蒲公英100克、鲜茅根100克、蜂蜜适量,先将鲜蒲公英和鲜茅根榨汁煮沸,然后加入蜂蜜搅匀,温服即可。此方可治疗湿热黄疸、小便黄赤、水肿、慢性便秘等。
专家提醒,以上代茶饮小方适合多数人群,但由于蒲公英性偏寒,因此寒性体质及慢性腹泻等人群慎用;孕妇、有过敏体质的人群也应慎用;老年体弱及有慢性病的人群可在咨询医生后食用。同时,食用蒲公英不可用量过大,否则可致轻度腹泻,每周服用一次即可。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