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盛夏消暑饮食的宜与忌

    首页 > 健康 > 正文

    日期:2019-07-02 17:04:10    来源:大河网-大河健康报    
      盛夏已经来临,人们常说“苦夏难熬”,对于体弱多病的老人来说,暑热对他们确实是一场考验。夜间睡眠不足、头晕眼花、胸闷心烦、胃口减退。此时,老人要注意精神调摄、起居有节,食用一些消暑解毒、消食健脾的食物,对于防病健身、延年益寿都大有裨益。郑州市金水区疾控中心综合科科长、主任医师张威娜、河南中医药大学教授臧云彩与我们分享夏日饮食的中医理论。
      □首席记者刘永生
      老人、儿童、慢性病患者,是高温中暑的高危人群
      我国每年因高温中暑导致的疾病和死亡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提高公众自我防护能力是预防和减少高温中暑发生的重要干预途径。郑州市金水区疾控中心综合科科长、主任医师张威娜从四个方面提醒公众避免中暑:1.高温引起的不适、疾病或死亡是可以预防的。2.老年人(65岁以上)、婴幼儿和儿童、慢性疾病和精神疾病患者、从事户外工作及户外体育运动项目的人员等是高温中暑的高危人群。3.保持凉爽通风的环境是防止高温引发的不适、疾病甚至死亡的最好保护措施。4.当气温达到32摄氏度及以上时,应尽量留在室内并保持通风;避免正午出行,或长时间在户外停留。5.夏季要关注当地天气预报等相关报道,提前做好避暑的准备。
      恶劣天气能考验一个人的健康水平
      什么是健康?这个问题每个人心中各有各的标准。比如,一个人对恶劣天气的适应能力,有时也能看出这个人的健康水平。
      一位中医药大学的教授在课堂上对健康这样解释道:健康就是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热。其实,他所指的,是人在各种气候条件下都能保持一种平衡状态,这样的身体就是健康的。
      所以,健康就是平衡,先要做到体内的平衡、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中医认为,阴阳平衡就是健康。《黄帝内经》说“阴阳匀平……命曰平人”,这句话提出的是健康体质的特点,也就是阴阳平和的体质就是理想的体质。
      由此可见,中医的健康观,就是在一定条件下的阴阳平衡,能够达到平衡,就可以视为健康。
      暑邪伤人的表现|伤津耗气、身倦乏力
      夏暑季节,天气炎热,自然界的阳气发泄,人体的气血亦容易趋向于体表,表现为皮肤松弛,疏泄多汗。
      暑邪伤人的表现是:口渴、唇干口燥、大便干结、尿黄心烦、身倦乏力、短气懒言……
      酷暑伤津耗气,人容易出现神疲乏力,情绪也容易激动烦躁,此时应顺应夏天阳气旺盛的特点,注意调整情绪,莫因事繁而急躁。保健措施为:益气生津、防暴晒。
      夏季消暑|饮食有节,清补为主
      夏季天气炎热,体内消耗增多,民间常说这个季节正常人也是“无病三分虚”。中医主张夏季清补,通过合理摄取一些性寒味酸、补心养肺的中药或食物来补充营养和功能活动所缺乏的物质。
      在饮食方面,宜以清淡、质软爽口、易于消化为主,少吃高脂厚味及辛辣上火之物。清淡饮食能清热防暑、敛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宜多食新鲜蔬菜瓜果,如西瓜、西红柿、黄瓜、芹菜等,既满足营养需要,又预防中暑。
      主食以稀为宜,如绿豆粥、莲子粥、荷叶粥等,瓜果要洗净去皮,凉菜要洗净,并加少量蒜泥、醋,既增加食欲,促进消化,又能灭菌解毒。
      宜选清凉饮料,如酸梅汤、菊花茶;还有绿豆汤、赤小豆汤等,帮助体内散发热量、补充水分、盐分和维生素。
      消暑禁忌|保养阳气,莫贪寒凉
      河南中医药大学教授臧云彩介绍,夏天由于人体的阳气在外,所以内部阳气空虚,这个时候如果过食生冷,就会让寒气直接侵入比较空虚的人体内部而生内部的疾病,这也是夏季易腹泻的原因。
      臧云彩提醒,春夏之际,人体与自然界阳气都旺盛之时,如果人体阳气都已损伤,到了秋冬阴寒之气旺盛之时,人体阳气则更难以抵抗外邪。故春夏不宜过食寒凉,以保养阳气。秋冬不宜过食温热,以保养阴精。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

    下一篇:口腔溃疡病因 没那么简单
    上一篇:心跳突然加快 排查这些原因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