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咽喉炎久治不愈 警惕胃咽反流

    首页 > 健康 > 正文

    日期:2018-09-18 16:14:52    来源:大河网-大河健康报    
      □李云英
      胃咽反流的全称是:“咽喉反流性疾病”。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不健康、工作压力大等,导致咽喉反流性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据统计,耳鼻喉科门诊就诊的患者中约有10%被诊断为咽喉反流性疾病,约有50%的嗓音疾病与咽喉反流性疾病有关。当咽喉炎久治不愈时,要注意是否得了咽喉反流性疾病。
      多痰、咽干、吞咽不利
      咽喉反流性疾病的主要症状
      咽喉反流性疾病(LPRD)是指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上括约肌以上部位,引起一系列咽喉部症状和体征的总称。其临床表现为咽喉部异物感、持续清嗓、声嘶、发音疲劳、咽喉疼痛、口臭、多痰、咽干、吞咽不利、慢性咳嗽、呼吸困难、喉痉挛、哮喘等症状,以及声带后连合区域黏膜增生、肥厚,声带弥漫性充血、水肿,严重时出现肉芽肿、喉室消失、声门下狭窄等喉部体征。
      诊断金标准:
      24小时喉咽食管胃酸测定
      胃中的东西不会随人体体位的变化而溢出,是因为有食管上括约肌和食管下括约肌这两个分别位于食管上下两端的肌肉带对胃内容物起阻挡作用。如果有任何原因引起上述这两个肌肉带有所松弛,对胃内容物的阻挡作用下降,胃内容物就很容易反流至食管中,甚至是食管上的咽喉部,引起咽喉反流性疾病。
      通过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喉镜检查, 可对本病作出初步诊断。24小时喉咽食管的胃酸测定是诊断本病的金标准。必要时可通过胃镜检查以排除胃的其他疾病。
      咽喉反流性疾病
      治疗从“健脾”入手
      中医认为,咽喉反流性疾病应从“脾”论治,因“脾主肌肉”,脾气健运则全身肌肉充实,当然也包括食管上、下括约肌。临床实践中发现,咽喉反流性疾病患者多见痰淤、肝郁、脾虚这几种证型,在益气健脾的基础上,针对上述证型,患者需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半夏厚朴汤、柴胡疏肝汤、香砂六君汤。
      改变生活方式是治疗基础
      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的改变对本病症状的缓解具有重要意义,是治疗本病的基础。包括控制体重、加强体育锻炼、戒烟酒、合理膳食等。合理膳食以高蛋白、高纤维、低脂肪为原则。避免进食巧克力、浓茶、咖啡、可乐等。避免摄入使食管括约肌压降低的食物,以及影响食管括约肌肌力的药物,如钙离子拮抗剂、地西泮、硝酸甘油、茶碱等。睡前2~3 小时停止进食,餐后避免立即平卧。不穿紧身衣服、紧束腰带、不做弯腰俯身等致腹内压增加的动作等。少进食酸辣刺激食物、柑橘类食物及肥腻难消化食物,这些都会刺激胃酸过多分泌。合理用嗓,避免声带疲劳,而造成声带的损伤。
      中医药讲究整体调理和个体化治疗,临床疗效跟临床医生的用药经验以及患者的具体病情、饮食起居习惯、性情有密切关系,所以咽喉反流患者首要任务是改善饮食起居、调畅情志。正所谓“三分治,七分养”,防病重于治病。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

    下一篇:“健康杀手”缺血性心肌病
    上一篇:自制轻食 如何选材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