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之后,天气转凉,气候变得干燥。肺为娇脏,喜润恶燥,燥邪易伤肺。秋季如何养肺润燥?河南中医药大学一附院肾病科副教授马继伟说,中医整体观认为人体应与自然环境具有统一性,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病理都有影响。在养生防病中,要顺应四时气候变化的规律。秋季多燥,燥邪易伤肺,故应以滋阴养肺、润燥生津为主,从以下方面避免燥邪伤肺。
1.多饮水水为阴中至阴之物,燥邪易伤津液,多喝水来滋润对抗燥邪。
2.起居及运动秋季应早睡少熬夜,以免伤及阴津。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皮毛能宣散肺气,调节呼吸。汗孔不仅是汗液排泄的门户,也是肺气宣发和肃降气体交换的部位,汗出过多易损伤肺气。因此,秋季不宜大量运动出汗,以免损伤肺气。
3.饮食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出,秋季饮食要“减辛增酸”。由于秋季肺气盛而肝气虚,在五行上“金能克木”。因此,为防止肺气过盛而肝气过虚,要从饮食上进行调节,辛入肺,酸入肝。
梨:有清热解毒、润肺生津、止咳化痰等功效,生食、榨汁、炖煮,对肺热咳嗽等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与荸荠、蜂蜜、甘蔗等榨汁同服,效果更佳。
甘蔗:性寒味甘,可清热生津、润肺下气。
柿子:性寒味甘涩,具有润肺止咳、清热止渴功效。
石榴:石榴性温味甘酸,有生津液、止烦渴作用。凡津液不足、口燥咽干、烦渴可作食疗佳品。
银耳:性平味甘淡,功能滋阴润肺、养胃健脑。
百合:润肺止咳,甘凉清润,主入肺心,长于清肺润燥止咳,清心安神定惊,治肺阴虚的燥热咳嗽、肺虚久咳、痰中带血、劳嗽咯血等,为肺燥咳嗽、虚烦不安所常用。
萝卜:营养比较丰富,其中白萝卜性辛、甘,归肺、胃、大肠经,具有清热生津、凉血止血、消食化滞等功效。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