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一年的河南省卫生计生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此次会议部署了今年的河南卫生计生工作要点。其中,一条“9月底前,所有的公立医院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临床路径管理在基层实施效果如何,又产生了哪些影响?平舆县第二人民医院的两名患者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两位患者,花费相同
2017年9月23日,驻马店市平舆县东和店镇高庄村的村民鲁翠英因脑梗死到平舆县第二人民医院就诊,和她同一天入院的还有东和店镇李庙村的雷丙英。梳理二人的入院和出院手续,发现了这样的巧合:二人患同种病,同时入院,同时出院,还花费同样的费用。
平舆县第二人民医院院长杨灿宇告诉记者,该医院从2016年下半年已经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按照临床路径管理要求,同一病种有一套标准化、程序化的治疗流程,而脑梗死即是纳入这一管理的病种之一。
一病一价,按病种付费
“有时候,一些病人的治疗费用太高,还得医院承担。”杨灿宇告诉记者,实施临床路径管理以来,很多治疗方案明确、技术相对成熟、费用相对稳定的病种已经开始按病种付费。
按病种付费,通俗地说就是“一病一价”,即治疗每一种病具有相对稳定的价格。按病种付费是医改方向,也是节约医保支出的一项有力措施,其实现的前提就是先实施临床路径管理。
先诊疗、后付费
让更多贫困患者获益
在今年的河南省卫生计生工作会议上,驻马店市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桂霞提到了平舆县的经验:“对全县贫困患者实行‘先诊疗、后付费’等举措,为患者提供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
在平舆县,开展临床路径管理的医院还有很多。杨灿宇告诉记者,正是提前实施了临床路径管理,才实现了全县贫困患者“先诊疗、后付费”的可能。
“以前,即使提高了贫困患者的报销比例,但每种病花费不同,报销时也需要花费很长的核算时间。如今,这项工作流程得到了简化,工作效率大大提升,就能帮助更多的贫困患者。”杨灿宇说。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