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冬季渐深,气温下降。这个季节,寒邪入侵,人体的阳气会受损,继而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此外,人体受到冷空气刺激后,胃酸分泌会增加,胃肠容易发生痉挛性收缩,进而抵抗力和适应性降低。因此,护胃是冬季养生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应该如何从饮食方面保护好胃呢?
保护胃部,先“戒掉”这些饮食习惯
饮食习惯差,是导致胃病的重要原因。有以下饮食习惯的人,一定要戒掉。
喜欢吃生冷或过热的食物。生冷食物容易加重胃部寒气,引发腹泻、呕吐。过热的食物会刺激胃和食道,同样不宜食用。
大量饮酒。酒精对食管和胃黏膜损害很大,可能引起胃黏膜充血、肿胀和糜烂,导致食管炎、胃炎、溃疡病。
喜欢空腹喝咖啡。咖啡会刺激胃酸的分泌,空腹喝咖啡对胃的刺激更强,从而影响胃的消化和吸收,严重的还可能引发胃溃疡。
喜欢吃油腻的食物。许多年轻人喜欢吃荤类和油炸食物,这些食物不易消化,很可能造成肠胃负担。
饮食不规律。许多年轻人工作忙碌,往往饱三顿饿三顿,饮食不规律,这对肠胃的伤害很大。到了吃饭时间,不管是否有饥饿感,都应该进食,避免造成胃功能紊乱。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有胃溃疡和胃寒病史的人不可多吃菠萝和香蕉。菠萝会刺激胃酸分泌,加重胃溃疡;香蕉属于寒性食物,有胃寒史的人,可能会出现腹泻等症状。
暖胃防寒,饮食有讲究
寒气入侵可引发胃病,据养生专家介绍,有四种食物可以帮助我们暖胃防寒。
山药具有健脾、除湿、补气、益肺等多种功效。而且,山药不寒不热、作用温和,非常适合胃功能不强、脾虚食少、消化不良、腹泻的老年人食用。此外,山药中含有一种黏性蛋白,这种物质进入胃部可以滋润胃部黏膜,防止其受损,还能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保护胃壁,防止胃溃疡、胃炎的发生。
红薯有补脾益气的作用。不过,需要提醒的是,红薯的含糖量高,吃多了会产生大量胃酸,胃由于受到酸液刺激,容易收缩,让人吐酸水。因此,过犹不及,适量食用。同时,到了冬天,路边有不少烤红薯的小摊,这些摊位卫生条件较差,建议不要购买。
糯米的主要功能是温补脾胃,对中气虚、脾胃弱者有很好的补益作用。糯米与山药熬粥,可强健脾胃;加莲子同熬,可温中止泻;食欲不振的,也可将糯米与猪肚一同煮,进而食用。
让胃更“给力”,应养成这些饮食习惯
除了食物的选择,还要养成以下饮食习惯,让胃变得更“给力”。
养生专家介绍,第一,应保证每日三餐定时定量。早餐在6:30~8:30,午餐在11:30~13:30,晚餐在18∶00~20∶00。坚持“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的原则。
第二,餐前喝水或喝汤,许多人为了解腻,喜欢餐后立即喝水或喝汤。实际上,这一做法会稀释胃液,影响消化,造成肠胃负担。相反,如果在饭前喝水或喝汤,对人的健康很有好处。这是因为,人如果在饥饿时马上进食,对胃部的刺激很强,时间长了,可能诱发胃病。如果吃饭前先喝水或喝汤,能够减少对胃的刺激,是对胃的一种保护。
第三,细嚼慢咽。很多上班族工作一天十分辛苦,回到家看到可口的饭菜,忍不住狼吞虎咽。在短时间内急促、大量进食,很容易咀嚼不充分,食物到胃里不能很好地与胃肠液相混合,影响消化吸收。此外,吃饭过快还容易造成进食过量,不利于消化。
第四,饭后散步。“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这句话有其科学依据,饭后适当运动,可促进消化,避免积食。不过,需要提醒的是,散步速度不宜过快。而且,冬季寒冷,可放弃户外,在家里散步。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