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林辉通讯员潘慧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发现九成可治愈,但是该病早期症状多不明显,非常容易被漏诊或者误诊。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病诊疗中心主任张相安提醒公众,大肠癌的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千万不要认为年纪轻,就不把大便潜血或腹绞痛当回事,一旦出现腹部不适或大便异常,应该及早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
“在引发大肠癌的诸多因素中,最为主要的是饮食习惯。”张相安说,经常吃大鱼大肉等高油高脂食物的人,膳食纤维摄入相对较少,即会加重肠的负担,因为膳食纤维有增强肠蠕动的作用,有助于消化和分解脂肪,肠道中若缺少膳食纤维的帮助,就容易发生便秘,也容易使毒素在肠道内滞留。不爱运动也是这种疾病的诱因之一,同样会使肠蠕动减慢,使排泄物滞留在肠道的时间延长,其中的毒素也更容易对肠道造成负担,甚至被重新吸收。
大肠癌患者的生存率直接与诊断时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张相安就此提醒大家,每天大便后在冲厕前看上一眼非常重要,如果排便突然变稀或变得非常干燥,或者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包括排便次数出现变化以及发生原因不明的便血时,都要立即就医。另外,有的人患病初期也会表现为腹痛、贫血等情况,也需警惕。
除了自己日常观察外,更能明确了解是否患有大肠癌的方式是医学检查。张相安建议饮食习惯不佳或患有上述肠道疾病的人群,从40岁起,每3~5年接受一次肠镜检查,普通人群可在常规体检中加入肛检一项。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