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障碍是阿尔茨海默病的主要症状之一,这种疾病被认为与β-淀粉样蛋白在脑内过度沉积有关。
京都大学iPS细胞研究所日前宣布,该研究所利用13位志愿者的细胞培养出iPS细胞,其中包括5位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4位没有家族病史的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和4位健康志愿者。研究人员让这些iPS细胞在实验室中分化成出现阿尔茨海默病症状的神经组织,随后用1258种药物对这些组织进行测试。
测试发现,用来治疗帕金森氏症的多巴胺受体激动药溴隐亭、用于治疗哮喘的色甘酸钠和用于治疗癫痫的托吡酯,这3种药物同时使用的效果最好,能够将β-淀粉样蛋白的沉积减少30%以上。
iPS细胞是利用皮肤细胞等体细胞,经诱导因子处理后转化而成的细胞,其功能和胚胎干细胞类似,能分化成各种组织和器官。
研究小组认为,利用iPS细胞和现有药物进行药效测试,将有望开发出安全性更高的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药物。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美国《细胞报告》杂志网络版上。(记者华义)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