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平均每7分钟就有一名孕妇死于产后大出血,而每年,有超过1万名孕产妇因为产后出血失去子宫,“宫婴平球囊”的出现,将会令一大部分大出血的孕妇转危为安。
昨天,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东院区内,韩新巍式宫婴平球囊正式发布。
“宫婴平球囊主要是用于大出血性疾病。”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主任韩新巍说,以妇产科为例,凶险性胎盘的产妇大出血几率很高,而这类病人被抢救回来的几率不是很高,宫婴平球囊诞生后,只需要在这类病人进行剖宫产手术前,由介入科医生对病人右侧股动脉穿刺,将球囊导管插入至肾动脉下方的腹主动脉处后,就可以避免大出血的发生。
“目前,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高龄产妇的增加,又加上前些年,中国高剖宫产率的存在,因此,最近几年,产妇罹患胎盘植入、前置性胎盘的几率越来越高。”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孙莹璞说,宫婴平球囊的问世将大大造福于这类患者。
据了解,韩新巍被评为我省2017年度“中原学者”,韩新巍入选,主要的一个战绩是他创造的一系列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韩新巍式内支架”。
昨天,韩新巍告诉记者,截至目前,韩新巍式内支架主要包括三类:用于呼吸道的支架、用于消化道的支架、用于血管的支架,而宫婴平球囊的问世使这个队伍进一步增大。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