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魏浩通讯员陈燕
最近一个月来,正在瘦身的张女士发现自己频繁出现低血糖现象:每天早上10点左右,下午4点左右都会特别饿,如果不马上吃点东西,就会心慌出汗甚至眼黑头晕。
起初,她以为自己是节食造成的,便停止了节食。奇怪的是,吃了东西后情况非但没有好转,反而饿得更快了,一个月下来瘦了十多斤。到医院检查后,被确诊为Ⅱ型糖尿病。
“糖尿病不应该是血糖升高吗,为何我的血糖会下降?”张女士很纳闷。
“并非每个人得了糖尿病都会出现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的典型症状,很多人甚至没有任何症状。”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徐磊说,相当一部分早期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在胰岛功能受损后,进餐后胰岛细胞不能及时分泌足够的胰岛素,等到食物消化一段时间后,胰岛素才充分分泌,从而降低体内正常的血糖水平,而此时往往正是下一餐的餐前,这就是“餐前低血糖”。
据介绍,这种“餐前低血糖”往往是糖尿病先兆,不及时诊治,容易进展至糖尿病。那么,发生“餐前低血糖”怎么办?
徐磊说,首先,要及时前往内分泌科评估胰岛功能,以尽早诊断、尽早干预。其次,按时进餐,适当分餐,注意进食速度,细嚼慢咽,尽量先进食高纤维食物,再进食蛋白质食物,最后进食碳水化合物。第三,低血糖发作时,适当进食含糖高的食物。最后,注意控制体重、血脂、血尿酸、血压、脂肪肝等糖尿病危险因素。
“严重低血糖会导致不可逆的脑损伤,如果频发低血糖,应警惕糖尿病的可能,及时到医院查一查餐前血糖和餐后血糖。”徐磊强调,很多人习惯只查餐前血糖,国人的饮食以碳水化合物为主,更容易出现餐后血糖升高,出现漏诊。所以,不要因为低血糖而忽略糖尿病,经常出现“餐前低血糖”者应警惕起来,积极预防糖尿病。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