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世界卫生组织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有超过1500万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同时,每年新增50万人患急性风湿热。该病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寒冷、潮湿、拥挤环境下,初发年龄多在青壮年。
不久前,一名58岁男性患者因持续性心慌、胸闷不适来门诊就诊。通过听诊,发现其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而且心音绝对不规律,心界扩大。凭借自己多年的临床知识,怀疑该患者是二尖瓣狭窄(心脏瓣膜病的一种)、心房纤颤、心力衰竭。
入院后,完善了心脏相关的检查:胸片发现心影增大,心电图也证实了快速型心房纤颤。进一步的心脏彩超结果显示,二尖瓣重度狭窄并轻度关闭不全,左心增大。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病。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通过进一步追问病史,发现患者4年前即开始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上述症状常于感冒、活动后发作,但症状持续时间短,可以自行缓解,患者及家属没有重视,没有进行相关检查。
之后给予适当的抗心力衰竭和房颤药物治疗,待患者病情稳定后,进行冠脉造影术排除缺血型心肌病,对患者在局麻下施行“二尖瓣球囊扩张术”。术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心尖部舒张期杂音明显减轻,手术非常成功,患者及家属非常满意。
后来患者到院复查,未再出现胸闷不适症状,胸片发现心影减小,心脏彩超显示二尖瓣狭窄为轻度。
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是指由于风湿热活动累及心脏瓣膜而造成的心脏瓣膜病变。主要表现为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中有一个或几个瓣膜狭窄和(或)关闭不全。临床上,狭窄或关闭不全常同时存在,但常以一种为主。患病初期常常无明显症状,后期则表现为心慌、气短、乏力、咳嗽、下肢水肿、咳粉红色泡沫痰等心功能失代偿的表现。
风湿性心脏病以单纯二尖瓣受累最为常见,占70%~80%。随着病情进一步加重,可出现心房纤维化、心房扩大,导致房颤的发生。故此,在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中,房颤发生率可达40%~50%,在严重二尖瓣病变中可高达75%。房颤形成后,可使心房纤维化、心房扩大进一步加重,最终导致心功能不全。
该患者是幸运的,但是还有很多风心病患者没有及时来诊。风心病早期可以经过医生的检查后选择药物保守治疗,后期必要时应该在专科医生的建议下考虑进行内科介入手术治疗。
因此也提醒大家,如有心慌、胸闷症状,及早至医院就诊,排除风心病,避免出现心功能失代偿。
(李凌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