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互联网消费模式,越是借势营销,越应该确保品质。“私房月饼”在提供差异化、个性化选择的同时,也存在选材不明、监管不严、售后不好等问题。就像此前,一些手工自制的月饼被曝添加了甜蜜素,让消费者尝到了少有的“甜味”,却在无形中让产品质量和承诺“无处安放”。不可否认,市面上存在一些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产品,但是消费者终究要问:私厨制作是否符合质量标准?生产销售是否规范达标?资质条件是否满足国家要求?回答不好这些问题,纵使噱头再多,也很难赢得消费者。
“舌尖上的安全”不能放松质量监管。包括“私房月饼”在内的网络食品,不能游离在质量标准和法律监管之外。这几年,国家质检总局等多部门颁布了月饼新标准,对“微商”“微店”的监管也在加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始终要在路上。只有线上线下齐发力,“私房”才能让食品找到最初的味道。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