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突然“抱大腿”
不幸被烫伤
幼儿园放假后,3岁多的童童(化名)就像“小尾巴”一样天天跟在妈妈身后,妈妈去哪儿她就去哪儿。前几天,童童的妈妈在厨房烧了一壶热水,刚把热水倒进杯子里准备拿到客厅,转身一抬脚,没想到童童在后面突然抱住了妈妈的腿,一个趔趄,妈妈手里的一大杯热水朝着童童的脸洒了过去,家人赶紧把童童送到了河南省儿童医院。
河南省儿童医院烧伤整形科靳三丁主任说,过节期间是婴幼儿烫伤和烧伤的高发期,烧烫伤最容易发生在4岁以下的孩子身上,尤其是刚学走路的孩子,他们刚刚开始摸索世界,好奇心重,没有危险概念,动作又不协调,很容易发生意外,这时,避免意外只能靠家长。
孩子被烫伤后,第一件事不是送医院,而应先迅速脱掉浸湿的衣服,并用流动的冷水冲洗烫伤部位,这样不但能让皮肤降温,还能止痛。接着用干净的布遮盖烫伤处,并立即将孩子送到医院诊治,不要轻信民间的土方法,乱抹药,甚至抹香油、盐、肥皂、酱油、牙膏等,这样不仅会给后续治疗增加难度,还会增加感染的危险。
孩子烫伤后,注意这几点
1.脱衣服时动作不宜粗暴或强行剥离,以免加重局部皮肤损伤。
2.不可在创面涂龙胆紫等有色药物,以免影响医生对烫伤面积和深度的判断。
3.不可急于在创面涂湿润的烧伤膏等油膏类药物,因为涂上油膏会妨碍散热,使热量继续向皮肤深层传导,从而导致创伤加重,一般应在冷疗完成后再局部涂湿润的烧伤膏。
4.不可自认为烫伤很轻或不在面部就不重视。后期应尽早给予除疤治疗及功能保护,避免形成或减少疤痕,并避免瘢痕增生、挛缩,造成功能受损。
远离危险源,避免孩子受伤
为了避免孩子受到意外伤害,要让孩子远离危险源,家长平时注意以下几点:
1.端热食时别让宝宝靠近,以免不小心弄翻。
2.避免将热菜、热汤放在桌边或宝宝能接触到的地方。
3.插电的电热锅等尽可能靠墙边。
4.把热水器、饮水机、水果刀和筷子等置于宝宝无法接触到的地方。
5.时时给宝宝灌输安全观念,让他们不要玩打火机、火柴、鞭炮等危险物品,并远离危险物品,如火炉、火柴、电熨斗、热水、热油、蒸汽、爆竹、强碱、强酸等。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