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丨前阵子,“拳王”邹市明疑因突发失明被送医院的消息被曝出后,很多人为他的状况担忧。据此前报道,邹市明左眼受过重伤,视网膜受损,视物不清,打比赛时都会受影响。对此,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功能室主任杜敏也提醒公众,尤其是高度近视者和中老年人群,不宜剧烈运动,以免发生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为什么会脱离?
据杜敏介绍,眼球的后半段类似一个暗箱,暗箱里充满了玻璃体。年轻的时候,玻璃体是透明的、胶冻一样的状态,随着年龄增长,它不断地向液体状态发展。一般到了45岁以后,几乎成为了水样状态,就很容易跟视网膜分开。在这一分离过程中,如果玻璃体跟视网膜有异常粘连,或有外力作用,包括突然受到重力导致玻璃体对视网膜的牵拉,就很容易造成视网膜的裂孔,一旦出现裂孔,玻璃体的液体就会进入裂孔,从而导致视网膜脱离。
“简单地说,就是在人眼的这部‘相机’中,视网膜相当于感光底片的功能,一旦发生脱离,眼睛就失去了感光成像的能力,可能导致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甚至失明。”杜敏说,如果早期发现视网膜出现裂孔,而未出现视网膜脱离以前,可用光凝或冷凝封闭视网膜裂孔,有效防止视网膜脱离。一旦出现视网膜脱离,一般需进行手术治疗。
哪些人为高发人群?
杜敏介绍,拳击、羽毛球、篮球、跳水运动员等从事的运动冲击力非常快,作用力非常大,会加重牵拉,所以他们是视网膜脱离的高发人群。
“中老年人、中高度近视者也是视网膜脱离的高发人群。”杜敏说,高度近视者眼睛已经非常脆弱,他们的眼球轴长、眼球壁薄,视网膜随之变脆弱,甚至视网膜本身就可能存在破损,此时,如有外力作用很容易受伤。所以,有高度近视者最好不要进行剧烈运动,主要是预防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脱离的患者,常常是出现了眼前黑影飘动,甚至‘冒黑烟、伴闪光’时才就医。因此,高度近视人群最好每半年定期检查眼底、视力和验光。”
此外,外伤会导致视网膜脱离。全身性疾病包括糖尿病、高血压、血管硬化或血管炎、免疫性疾病,也会引起视网膜疾病,最后导致视网膜脱离。
在预防方面,杜敏建议:
1.不要长时间看书。阅读时要保持书本距眼睛30厘米,阅读时间一般不应超过60分钟,长时间阅读要中间休息10分钟左右,在休息期间尽可能远眺或观看绿色植物以缓解眼疲劳,防止近视的加深。
2.避免长时间看电视、计算机、游戏机。因为荧光屏发出的射线对眼睛有危害,屏幕上急速变化的画面,闪烁的色彩都在无形中增加了眼睛负担,引起视觉疲劳,所以面对荧光屏的时间不宜过长,画面亮度、对比度要柔和适宜,周围环境的灯光要适宜,屏幕上最好加防护罩。
3.适当口服一些神经营养药物,如维生素B1、B2、A、C、D,肌苷等,以促进视网膜功能的恢复。 线索提供沈策英陈燕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