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个世纪以来,超重和肥胖在世界范围内呈广泛流行趋势,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危机之一,这与经济发展后带来的不健康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在美国等发达国家,肥胖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在我国这一流行趋势日益明显,2002年与1992年相比,我国人群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上升了38.6%和80.6%。
近半年来,总能遇见一些肥胖的年轻患者来就诊。有一位40岁男性,因活动后胸闷及双下肢水肿入院,BMI指数[计算公式为体重(kg)÷身高(m)2,正常成年人为18.5~23.9,24~27.9为超重,≥28为肥胖]高达34,患高血压及糖尿病近10年,查心电图及心脏彩超提示陈旧心梗,且心功能较差,后冠脉造影则明确为其中一支冠状动脉前降支慢性闭塞,打通植入1枚支架后上述症状明显好转。
当然,更多的还是一些高血压患者,二三十岁左右,BMI指数多在30以上,高压多大于200mmHg,低压多可至120mmHg,完善检查后多数未见明显继发性因素,且合并高血脂、脂肪肝、蛋白尿、糖代谢异常等,考虑原发性高血压和肥胖明显相关。可以想象,对于这类患者,如果不减重并控制血压、血脂等相关危险因素,他们很可能早早患心脑血管疾病并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甚至寿命。
减重可明显降低超重肥胖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使罹患心脑血管病的危险降低。控制能量的摄入和增加体力活动是降低体重的有效措施。饮食上,除了要减少总热量的摄入,还要遵循平衡膳食的原则,控制高能量食物的摄入。
在运动方面,规律的、中等强度身体锻炼是控制体重的有效方法。此外,超重、肥胖患者还应有意识地增加日常生活中的体力活动量。对于非药物措施减重效果不理想的肥胖患者,可选择药物或外科治疗作为控制体重的辅助措施,但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李凌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